一般而言,公共空間最基本的定義是「公眾可共同免費享用的空間」,並有十分多樣的形式,除了最容易令人聯想到的公園外,還可以是我們每天走過的大街小巷、熱鬧市集、假日到訪的海濱走廊,甚至是郊野公園、海灘等等。然而,當公共空間被放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或文化討論時,大家對它的詮釋都可能會略有差異。
經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希望帶出本會對「公共空間」的看法。「拓展公共空間」所持的是與威廉懷特 (William H. Whyte, 1980) 很相似的觀點:
「公共空間的出現是人類在城市裡追求及塑造社交社會的一種實體表象,故此,它會以連接活動的通道、分享訊息的節點及共享文化活動的平台而存在。」
(Public spaces as expression of human endeavor and artifacts of the social world are the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heart of the cities, thus providing channels for movement, node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on ground for cultural activities.)
從這觀點出發,大眾對公共生活的追求其實是公共空間的大前題4,而公共空間都「有潛質」去成為凝聚公共生活的場所,讓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在同一個地方活動並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從而把社會上的個體連繫著,令社區建立,在不同層面發揮其重要性(註:在此我們只說「有潛質」是因為香港一些現有的公共空間不一定能凝聚公共生活) 。故此,公共空間應以凝聚公共生活為出發點—如果在公共空間裡沒有公共生活的發生,它只會像一個僅有軀殼但沒有靈魂的人般,僅僅存在而非真正活著。
Besser, Howard. (2001).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Attack on Public Space in Cyberspace. UCLA School of Education & Information.
城市規劃委員會 (2011)。詞彙釋義。表格, 準則, 技術文件及相關文件。資料於2011年11月4日存取。
Myers, Marilyn (1975). Decision Making in Allocating Metropolitan Open Space: State of the Art. Transactions of the Kansas Academy of Science, vol. 78, no.3/4.
Whyte, W.H. (1980).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Michigan: Edwards Brothers.
Slessor, Catherine (2001). Public Engagement – Evolution of Public Space.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April 2001.